

“4月15日在龙堌、柳林等镇发现小麦条锈病零星病叶,时间比2017年提前12天,比近几年提前20天左右,是建国以来见病最早的年。”巨野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田翠玲在麦田地里告诉记者。
小麦条锈病(俗称黄疸)是典型的暴发性、流行性病害,具有传播速度快、多次侵染、危害较大等特点。主要危害叶片及叶鞘,破坏叶绿素,造成光合效率下降,并掠夺植株养分和水分,导致灌浆受阻,千粒重下降,一旦发病,一般减产20%~30%,最严重时几乎颗粒无收。“由于今年上游菌源量异常偏高,发病时间明显偏早,一旦本地天气条件适合,条锈病将会大范围扩散流行发生,严重威胁全县夏粮生产安全。”巨野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田翠玲告诉记者。
为严防该病大面积流行成灾,按照“准确监测,带药侦察,发现一点,控制一片”的查治原则,县农业农村局立即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,严密封锁发病中心及零星病叶田,力争将小麦条锈病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,确保小麦安全生产。
“建议农民朋友加强普查监测,一但发现及时防治,有条件的村庄及种粮大户、家庭农场可群防群治或统防统治,防治用药可选用戊唑醇、烯唑醇、氟环唑、吡唑醚菌酯等杀菌剂,同时加入吡虫啉、吡蚜酮、啶虫脒、联苯菊酯等杀虫剂可兼治蚜虫的发生。采取无风的晴天,均匀喷雾,确保防治效果。”巨野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田翠玲说。